当年鲁迅工资360块,换成人民币是多少钱?如今能在北京买四合院
心事浩茫连广宇,于无声处听惊雷。
只要看到“鲁迅”这两个字,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严肃、忧国忧民的形象。他生于晚清,活跃于民国,从头到尾也都是为了拯救国人。最初是为了拯救国人的身体,走上出国求医的道路。后来发现拯救身体并不能拯救思想,他决定弃医从文,依靠手中之笔,作为战斗武器。
在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中,都饱含着他热爱的国家,讽刺黑暗社会的深厚情感。他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,传播自由、平等、科学的思想观念。这些泣血的文章,只为唤醒沉睡的国人。直到现在,先生的无数著作依然有很多人奉为圭臬,时时拜读。
除了对他的作品认可之外,还有一个问题让人们非常好奇。先生在哪个时代领取的薪水为多少?后有文献证明先生并非穷苦度日,当时的工资高达360元,这在如今相当于多少钱?据说为了方便自己工作和家人团聚,还在北京买下了一套四合院。
先生的收入来源
说到这个工资,许多人可能不相信。在民国时期,文人的待遇可是很高的。先生还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,受到许多教育机构的青睐。比如蔡元培先生曾经就邀请鲁迅担任北大的教授和文学院的院士。加上他的稿费,每个月最少都在500大洋左右。
展开全文
同时我们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,大洋究竟是什么?形状为圆形,清朝的时候统一发行银币。民国时期货币制度确立后,又被称为“袁大头”。先生当时一篇1000字的文章,稿费大概是20大洋,一个“袁大头”在如今的价格为600块左右。
当时的生产力
如此高的工资收入,这也让诸位有了一种错觉,当时买房子是不是花不了多少钱?事实并非如此,这需要根据民国时期的物价和银元的购买力来判断。当时的物价的单位基本上都为分、毛,块很少见。一毛钱就可以买上一瓶小酒,两个馒头,十多天的开支也不过几块钱。
据有关史料记载,当时当时的大米大约是3分钱一斤,猪肉只要1角钱一斤,一个三到四人的小家庭,每个月的生活费大约在15大洋左右。先生的工资大约为360块大洋,从这个角度出发,先生的工资岂止小康水平?很大程度上都算是富裕了。
如果照这样的生产力计算,先生的工资换算到今天最少都在20万以上。有关史料记载,当时先生在北京购买的四合院花费为3675块大洋,一共450平米。以先生的薪资水平,买这样一套房子并不难,算上吃喝,这最多也就一年半的积蓄。
品史君在这里想到了《骆驼祥子》中的内容,当时祥子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10块大洋,这是先生的多少分之一?从这里看,先生不光有才而且还有财。特别是在当时的“文化饥荒”下,这也不禁让人怀疑:如果先生每时每刻都在写稿,会不会成为当时的财富巨头?
品史君说
在品史君看来,先生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收入,和他自身的知识储备有着很大的关系。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,自然也要多读书,提升个人修养,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;
另外先生之所以买房,这也恰恰对应了他的人生观。在生涯早期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首要生存,其次温饱,最后发展”,如此高的格调,着实令人钦佩。
我是品史君,感谢您的阅读。如果您也对历史感兴趣,不妨为我留个关注。
评论